沟通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一个人的本能.
沟通的目的:
- 控制员工的行为,看其是否遵守了公司的政策.
- 激励员工,改善绩效.
- 表达情感
- 流通信息
控制员工的行为,顾名思义,也就是我们要不断地监督员工,观察员工,做到对员工的行为有所知晓.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 "走动管理".也就是,主管,经理,副总经理等等不要只是一味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更不要一味地躲在自己的办公小屋子里,而对外面发生的一切不管不问,甚至认为,凡是坐在座位上盯着电脑做事情的员工都是在做着对公司有价值的事情.这个是不对的.而是应该多多走出来,询问员工的工作状况,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激励员工,这显然是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沟通的方式,不断地激励我们的员工,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效率,改善我们的绩效.
表达情感,员工的情感是需要表达出来的,进行情感分析,不仅仅是每个人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公司的重要性,更能够让大家团结一致.
流通信息,注意这里强调了一个信息的流通性,而不是断裂.通常我们一个公司的主管离职的时候,总是突然就走了,而不是把自己手里的信息以及事物传递到接任的人的手里.这样就容易造成了一个信息流的断裂,如此一来,这个新上任的主管不得不再花上更多的时间开始熟悉信息和事物,而如果,信息能够很好的传递到新上任的主管手中,这样一来,就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注重工作的交接和连贯性,信息的流通性.
(当然,沟通都是相互的.)
沟通的问题是心态.
我们要避免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
×自私:中国的人情味在五伦以内
×自我: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
×自大:我的想法就是答案
余博士认为,我们中国人的人情味只是在五伦以内.而我们对五伦之外的人就会没有人情味,而是完全地漠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总说我们中国人很讲义气,这个所谓的义气和人情味都是由条件的,我们很少会主动去帮助一个陌生的人,更别说会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哪怕只是一个微笑而已.可是,为什么当我么在国外走在街道上时,我们总能够遇到迎面走过来的陌生人却和我们微笑的打着招呼呢?只能说,因为中国人太多.)
沟通的原理是关心.
注意他的状况与难处;
注意他的需求与不便;
注意他的痛苦与问题;
我们要从最本质的关心别人做起,只有真正的关心别人,才能做到很好的沟通.
沟通的要求是主动.
主动的支援;
主动的反馈;
员工需要帮助了,同时需要帮忙了,我们主动的帮助一下,支援一下.
而上面交给我们的任务,无论我们进展的如何,我们都需要学会主动的反馈.
(这一点,最近有一件事情我做得很不好,没有及时的反馈信息,也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我想,这正是我失去了一次机会的一个关键点.)
最近又有新软件可以监督员工了~~
Pingback: [余世维讲座系列之二] 有效沟通 - One Leo